康熙皇帝六下江南,前后跨越二十三年时间。目的不是游山玩水,而是一为河防、二看民情、三查吏治。正如他自己所言:“朕仅念河防,屡行亲阅,凡自昔河道之源流,治河之得失,按图考绩,靡不周知。”“为百姓阅视河道,咨访闾阎风俗,非为游观也。”因此便给自己规定说:“便道 至浙江观风问俗,简约仪从,杂员不设,随从者仅三百余人。”据有关资料说,康熙在巡视堤堰时,沿途皆设营帐,不建屋舍,地方大小官员不得迎来送往、不得收受礼品贿赂。一经发现,便“以军法从事”。
1683年的中秋节,康熙皇帝收到了一份海上捷报:施琅收复台湾!“明月中秋节,执书海外书。自今天汉下,万里烟云开。”所有战争的烟云都消散了,康熙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,致力于他的下一个目标:“治河兴农”。
当时全国经受了半个世纪的战乱,朝廷没有时间、精力、钱粮来治理河道,因此水患不断。在康照宫殿的柱子上,刻有一条幅,上面写着:“治河、兴农、三藩”,因此这是他日日夜夜想要解决的事情。所以三藩刚一平定,台湾被收复的次年,即康熙二十三年,公元1684年。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。
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解决“黄淮冲决为患”的问题,寻求治河方案,途径直隶(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一带)、山东、江派,最远到达苏杭。御船到达江苏宿迁的时候,康熙为了祈祷人民免遭洪洪水的侵袭,决定在此地建造一座安澜龙王庙,供奉大禹王、东海龙王与五湖四海神的塑像。
第二次下江南,是在康照二十八年(1689, 龙舟僧运河到杭州,最后由山东返回;第三次下江南是十年后一康熙三十八年 ( 1669,“亲乘小舟不难水险,各处周览,查看了解水惠原因”;第四次下江南是在康照四十二年(1703),旧地重游,再次查看了高家堰、徐家湾、程家坝等堤岸维修加固后的工程运行情况;第五次下江南,时隔两年,再到山东济宁;第六次下江南是康熙四十六年(1707),视察了溜淮河套后到达杭州,四月后返回京城。
宋代以来,黄河水患久不能治,自顺治到康熙初年,黄河大堤决口就达八十余次。宿迁以东,山阳(今淮安市)、高邮、宝应、盐城、兴化、泰州、如皋等七个州县均是一片汪洋。东南每年有四百万石漕粮要北运,也因为河患而不能运输。康熙对此早以重视,所以,在第一次南巡时就亲自到工地上去观察;第三次南巡时还亲自乘小船,到各处去调查。登岸后又亲自用水平仪测量水情。经过多次调查研究,使他了解到了山阳、高邮等七州县的被淹是因为洪泽湖的水位比黄河低的缘故,洪水来,河水倒灌入湖,使湖水水位抬高,造成水患。他就下旨治河要以疏浚河道为要,同时又要两岸筑堤,约束河水。经他多次实地指点谋划,使治河工程逐步收到了成效。黄河的水也可畅通地流入大海,不再倒灌了。虽然以后黄河河道仍有决溃的,但在康熙年间,水患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康熙和乾隆,既是清代至高无上的统治者,又是举世公认的书法家。康熙学识丰富,精通多门科学,他的书法,功底深厚,工稳遒健;乾隆广通博学,一生写下万余首诗,他的书法潇洒俊逸,入目耐看。由于淮安在漕运和治河中的重要地位,使得这两位皇帝与淮安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他们多次南巡,驻跸淮安,褒奖官员,赋诗感怀,留下许多墨迹,地方志书中对此多有记载。如康熙四十四年南巡,为位于清江浦河北岸的觉津寺题写了画额;位于大河口的惠济祠(即奶奶庙),“乾隆二十一年, 圣驾南巡,谕令前监督高恒重修,叠赐御书诗文联匾,勒石建亭,金碧辉煌,高峙雄观”等等,以上墨迹均已不存。至今淮安可以寻访到的康熙、乾隆题字、题诗的碑刻尚有十八通。其中,存于楚州勺湖公园内两通,其一为康熙四十二年,皇帝南巡,为进士、河下“一箦园"主人刘忍庵(谦吉)题写的匾额“雪作须眉" ;其二为乾隆壬午仲春南巡赐漕运总督杨锡绂的诗碑。存于三河闸管理处两通:其一为乾隆十六年(1751)南巡老五坝塘诗碑,其二为惠济寺乾隆诗文碑。存于淮阴区码头镇两通:其一为位于惠济寺原址的乾隆丁丑春二月御题诗文碑,其二为1226年出土的乾隆渡费河诗碑(在平成台)。存于清晏园(河道总督署留园)内十二通,其中,康熙御碑“淡泊宁静”,系康熙帝御赐河道总督张鹏翮的手书勒石。张鹏嗣系湖广麻城人,康熙三十九年( 1700)接任河道总督,在位九年,康熙曾赐其御书《河臣箴》、《淮黄告成诗》及“淡泊宁静”额,前两幅御书勒石现存于山东济宁。乾隆帝御书勒石十一通,分别是乾隆为淮扬道白钟山御书五言诗及额二通;为河道总督高斌御书“绩奏安澜”及贺高斌“七十辰诗”等四通;为河道总督高晋(高斌侄)御书五言诗及额、“底绩宣勤”等三通;为河道总督李奉翰御书“保障”碑(文不全)、戒勉碑两块。这十二通碑刻当中,康熙的“淡泊宁静”碑、乾隆的“底绩宣勤”碑、“绩奏安澜”碑及御赐高晋五言诗碑,文字皆清晰可辨,勒石亦细致精到,行楷俱佳,一显书法大家风范。在清晏园,还有一通道光御碑,是道光元年皇帝召见淮扬道黎世序的赐诗勒石,从书法角度看,则比康、乾二位皇帝要逊色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