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幅员辽阔,剧种众多,诸多剧种音乐风格各异,精彩纷呈。而淮剧作为淮安的地方戏,则以浓郁的地方特色,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绽放在民族艺术的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,清纯可人、芳香四溢。
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,发源于江苏省境内的长江以北、淮河以南,运河以东的上河清江、淮安,里河宝应、高邮和下河盐城、阜宁等地,(一说源于清淮、流于盐阜)。明清以来,盐阜和两淮均属淮安府、宝应属广陵郡。淮剧的发展由香火戏、江淮戏和淮剧三个阶段所构成。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(1862)前后,是与驱邪酬神、祷祀了愿有关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。它的曲调由牛歌、秧歌、田歌、劳动号子等乡音土调融化而成。上河(清江、淮安、宝应一带)声腔高亢、粗犷;下河(盐城、阜宁一带)声腔委婉、抒情,分别形成了“淮梆子”和“呵大海”(又名“下河调”)。早期香火戏艺人多是半农半艺,农忙时种田,农闲时唱戏,或唱门弹词等。由名角或箱主组班,并依其名给班社命名。班中成员时进时出,时分时合,并不固定。清末民初之际香火戏班社活动于清淮一带有:吉作舟班、刘玉琴班、杨洪文班、周茂贵班、高玉花班、吴殷成班、徐大友班、石景棋班等,这些由6、7人组成的演出班子只能饰演一些《隔墙》、《隔帘》、《访友》、《访贤》、《杨天禄招亲》、《曹桂香割股》、《刘伶醉酒》等“对子戏”和“三小戏”(称之为“6人三对面”)。演员不够的时候,就用“搭架子”方式处理,如演《二堂放子》常以椅子披上服装象征秋儿和沉香,台词由“场面”乐队应对,服装是:“6人大班一顶盔”,“衣箱代烧饭、连锅挑一担”。演员通常穿生活便装,略加美化,也有用腊纸糊小生巾,用洋布做褶子、蟒袍、官衣。
香火戏流入江南谓之江淮戏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7),洪泽湖溢,上下河一片汪洋。部分香火艺人逃荒到沪,搭墩子,唱茶馆,演会戏以谋生,当地群众称之为江淮戏。在苏南江淮戏大发展的同时,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文艺运动,其时以香火调演唱的剧目被称为淮戏。建国以后淮戏和江淮戏合称为淮剧。1951年7月,淮剧周茂贵班在清江市集训后,改为“京江淮剧团”。1955年5月,京江淮剧团改为清江市淮剧,此后,涟水、洪泽、淮安、盱眙、金湖等县先后成立了县淮剧团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,淮剧的演出规模有所缩小,至目前,我市境内的淮剧团尚有淮安市淮剧团、楚州淮剧团和涟水淮剧团。
随表现内容的不断更新,淮剧的流派唱腔也出现了纷呈并茂的繁荣景象。早在淮调和〔呵大咳〕形成阶段(甚至在香火戏阶段),因为语言等因素,主体曲调就有东、西路派系之分。东路唱腔富于旋律,音调纯和;西路唱腔近似口语化,短促强硬。建国后,流行在江南的淮剧以自由调为主体贯串发展,清新明快;而苏北的淮剧,仍然保持以淮调、拉调为主要发展线路的做法,乡土气息甚浓。不少有成就的淮剧著名演员,从这些不同声腔体系中创造新腔,如筱派(筱文艳)、马派(马麟童)的自由调,李派(李少林)的拉调(闪板),何派(何叫天)的拉调(叠句、连环句)等。
淮剧由于流传较久,又是江苏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,所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传统节目。剧目大体有种类型:一是“对子戏”和“三小戏”:《小打瓦》、《种大麦》、《大补缸》、《磨豆腐》等,只有生、旦、丑两三个角色,多用实词和专有曲调,表演内容简单纯朴、艺术诙谐风趣,生活气息浓郁,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,属于说唱范畴的民间生活小戏。
二是“九莲”、“十三英”和“七十二记”。“九莲”是:《兰桥会》中的兰玉莲,《刘全进瓜》中的李翠莲,《土牢记》中的秦玉莲,《阴阳河》中的李桂莲,《吴汉三杀》中的王玉莲,《蔡金莲告状》中的蔡金莲,《刘文秀赶考》中的陆金莲,《大赶考》中的窦金莲和《荆钗记》中的钱玉莲。
“十三英”是:《陆志春赶考》中的尹凤英,《刘秀走南阳》中的王大英,《玉杯记》中的王二英,《药茶记》中的苏风英,《牙痕记》中的顾风英,《对舌》中的苏迪英,《罗英访贤》中的周桂英,《韩湘子度妻》中的林芦英,《杨天禄招亲》中的穆玉英,《何文秀赶考》中的王鸾英,《刘贵成私访》中的罗凤英,以及《孝灯记》中的陈凤英和王月英。
“七十二记”主要有:《土牢记》、《荆钗记》、《玉杯记》、《牙痕记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葵花记》、《红灯记》、《三元记》、《合同记》、《恩仇记》、《药茶记》、《孝灯记》、《骂灯记》、《乌金记》、《断膀记》、《磨房记》、《度妻记》、《朱痧记》、《贩马记》、《大琵琶记》(即《赵五娘》)、《小琵琶记》(即《秦香莲》)等等。
三是幕表连台本戏。如《杨家将》、《包公案》、《施公案》等,这些剧目,行当齐全,文武兼备,无固定台词,全凭演员根据幕表即兴创作。
四是现代戏。淮剧具有编演现代戏的传统,从抗日战争以来,创演过上千出淮剧现代戏,其中《照减不误》、《刘桂英是朵大红花》等都盛行一时。
淮剧在其几百年的发展史上涌现了不少杰出的表演艺术家。筱文艳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。筱文艳出生于苏北里下河地区,在广大难剧爱好者们的心日中,她的名字几乎是和淮剧联系在一起的。
筱文艳对淮剧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对淮剧声调的改革。当时淮剧风行的主要是“拉调”。这种声调除了一快一慢的节奏变化外,中间的叠词在演唱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。这就使“拉调”在表达人物感情、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。此外,一个如此大的剧种主要靠这一个当家曲调贯唱始终,观众也难免有心烦耳厌之感。筱文艳经过反复琢磨,就在原来慢速拉调的基础上把开头句适当加快,再把中间的平句加上花音,并根据具体剧情,随时改变每句每字的落音,唱出了灵活、花俏的青腔。当她把改革后的“新拉调”在上海的舞台上试唱时,获得了满堂喝彩。
在与筱云龙搭档演戏时,筱文艳又首次采取了角色分腔的表演方法,这在淮剧史上又是一个开创性的改革。接着,她又演唱出行腔轻松、变化自如的十多种曲调,亦即现在淮剧观众们所熟悉的自由调。经过筱文艳和其他淮剧艺人们的共同努力,淮剧在发展中有了很大的提高,终于在大上海的梨园界立住脚跟,并一度和京剧、越剧、沪剧一起成为统治上海舞台的四大剧种。
今天,在淮安尚有三家淮剧团,无论是淮安市淮剧团还是楚州淮剧团或是涟水淮剧团,他们都在为淮剧的振兴繁荣而努力着。成立于1955年的淮安市淮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,先后排演了《白虎堂》、《包公下陈州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红灯记》、《斩韩信》等百余部传统剧目。在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剧团所创作排演的剧目多次在省级以上获奖。其中,1986年编排的现代戏《情与法》参加江苏省首届戏剧节,获得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;1992年排演的大型现代戏《末了情》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淮剧节获得“双优”大奖;1995年排演的大型现代戏《高原雪魂——孔繁森》参加省第三届淮剧节获九项13个大奖,演出320余场,获超百场奖;1997年编排历史剧《林则徐》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剧节获八项12个大奖,演出200余场;2002年排演的大型现代淮剧《庄家少爷》参加省第四届淮剧节,荣获九项13个大奖,演出150多场。2006年元月,大型新编淮剧《吴承恩》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淮剧节,获得九项15个大奖;2007年6月,该剧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,获得八项14个奖,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该剧同时获得2005—2006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。
淮剧的发展道路还在继续,也必将继续,这朵出生于乡野的“小花”将常开不败,永远芬芳。